第(3/3)页 束带里的簪子有些硌得慌,回头她得找个机会跟薛礼聊一聊。 南妗和叶寻走在后面。 叶寻碰了碰南妗的衣角,南妗疑惑地朝他看。 “南妗,我今日赚了工钱,给你买了只镯子,你看看,喜欢吗?” 叶寻拿出一只成色水润的镯子。 这个成色,不便宜吧。 “叶寻,你才刚有点工钱,怎么能这么花呢。” “你还是要攒着,为今后做打算。” “镯子我不能收。” “南妗,镯子不贵,才六文钱一只。” 这个成色六文钱? 不会是谁家傻孩子拿了大人的镯子,悄悄出来卖,被叶寻捡了大便宜吧? 叶寻解释,“南妗,老板说这镯子看着贵,实际上不值钱。” “你要是不肯收下,我可就认为你是在嫌弃镯子太便宜了啊。” “哪有你这么用激将法的?” 南妗无奈失笑。 “南妗,你就收下吧。” “你还救了我一命呢。” “六两银,六两金,甚至百两金,千两进的镯子,你都收得。” “我以后有了钱,我给你买贵的。” 叶寻不由分说,把镯子塞到南妗手中,三两步追上几人。 南妗看到他又拿出什么东西给三人。 今日就赚了三十文钱,给四个人都卖了礼物,还剩下什么啊。 南妗摇摇头。 老刘头的马车还停在镇子口,车上只有两三个村民在坐着。 老刘头朝他们挥手。 “礼小子,你们可算是回来了,快上车。” 薛礼走在前头,问:“刘叔,太阳快落山了,大伙呢?” “他们等不了,有些中午回去,有些下午回去。” “我们几个今日收摊晚,想着等你们半个时辰,还真的等到了。” 村民们无需日日进镇买东西,每天等车的几个人都是家中有东西可卖。 比如安婶和周婶,家中后院宽敞,养了不少鸡鸭,每日下的蛋就有几十个。 王婆喜欢种菜,到收割的时候,一缸缸的腌酸菜,晒菜干。 还有些村民打猎,每个月会去镇子四五次,五六次,卖猎物。 车上两个三个村民都是村里的伯伯,薛礼和他们聊得来,谈吐落落大方。 第(3/3)页